
作為新興市場領先的智慧型裝置與移動互聯服務提供商,傳音旗下擁有 TECNO、itel、Infinix 等知名手機品牌,並自有研發智慧型裝置作業系統傳音 OS(包含 HiOS、itelOS 和 XOS),打造出「手機+移動互聯服務+家電、數位配件」的多元商業生態圈。
傳音始終以新興市場消費者為核心,持續洞察並滿足當地民眾的各種需求。隨著全球業務不斷擴展,傳音也意識到:智慧型裝置產品的系統字體不僅承載產品的視覺質感,更直接影響著不同語言用戶的閱讀體驗與情感連結。

蒙納最新趨勢報告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字體可以回應情緒、隨光線變化,甚至由 AI 自動生成。但當幻想與現實碰撞,我們也必須正視一個問題:AI 是設計師的助手,還是對手?
從工業時代的理性美學,到今日的生成式浪潮,這篇文章將帶你回顧字體設計在技術洪流中的每一次震盪,並追問一個關鍵命題:創意,真的可以被高效取代嗎?

品牌廣告不加 Logo,還能被大眾認出嗎?極簡風潮下,如何在視聽冗餘的同時,突出價值共鳴?
家樂氏、麥當勞等案例顯示:字體設計正成為品牌競爭關鍵。跟隨蒙納字體創意總監 Terrance Weinzierl,深度解析品牌如何通過字體建立消費者情感聯結,打造過目不忘的視覺符號。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閱讀量過載已經成為常態。不過,持續創作和欣賞好的內容,依然能夠激發情感、傳遞知識、擴展視野,對我們的生活依然是非常重要。不過,大段的文字不僅考驗著讀者的閱讀能力,也對各種發佈文字的平台、品牌和媒體提出挑戰,究竟要怎麼在精心打磨內容的同時,提升閱讀體驗呢?
跟著蒙納創意總監 Charles Nix 在《Fast Company》上的文章,來了解如何讓數位時代的文字更具可讀性、共情力和包容度!

字體是一種強大的表達工具,能夠編織出複雜而引人共鳴的敘事,讓創作者與觀眾之間建立深厚的聯繫。Hugh Miller 為 SO:LO 的專輯《At the End of the World, Plant a Tree》設計的唱片封套,正是這一理念的完美體現。近期,我們有幸與 Hugh 深入交流,探討他與 SO:LO 的合作,回顧她的創意過程、設計靈感、印刷工藝,以及創意直覺所帶來的力量。

本次訪談由蒙納和 Hiiibrand 聯合發起,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也曾兩度擔任 Hiiibrand Awards 評委。是次訪談談及小林章早年的職業經歷,對當下字體領域的見解,以及個人在創作過程中所秉持的設計理念和觀點。
點擊閱讀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