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納盈黑體
面向數位時代

設計師

Kenneth Kwok
Robin Hui
Monotype HK Design

字體開發商

Monotype

標籤分類

中文字體
黑體 
無襯線體
簡約 
現代
出版 
屏顯 
正文

讓一款暢銷的中文文字適應 21 世紀

首先,先簡單介紹一下盈黑字體是如何形成的。 它的靈感完全來自於優雅精緻的字體 「蒙納黑體」(M Hei)——Monotype 發佈於 90 年代的一款設計經典,很快就成為了最暢銷的中文無襯線體。 雖然蒙納黑體基於中國傳統楷書的結構和比例——筆畫設計極簡且銳利——但被歸類為 “黑體”。 1500 年來,楷書一直定義著漢字外觀,而黑體字體本質上是一種樸素而簡化的、更精緻的楷書字體。

在中文字體的各種分類中,黑體正越來越成為最受平面設計師歡迎的字體,現在已成為我們當代生活的聲音——正如西方無襯線體(諸如 Helvetica® 字體)的現狀。 黑體看起來冷靜而中性,沒有繁雜的元素,給讀者一種現代性的印象。 黑體可以很好地跨越語言邊界進行轉譯,和同樣的等線體文種混排。

由於蒙納黑體的楷書特質,與其他黑體相比,其結構顯得更為傳統。 蒙納黑體在老楷書字和新黑體之間找到了一個令人愉悅的平衡點,被視為中文字體設計中一顆罕見的寶石。 25 年來,蒙納黑體一直是港台地區長文閱讀的首選字體。 然後,行動技術出現了。

資訊時代的中文無襯線字體

手機和其他小螢幕需要優美且極具易讀性和通用型的字體,Monotype 的字體設計團隊看到了打造高品質中文黑體設計的機會,使其在小螢幕上的顯示和在其他應用環境下一樣 美觀。 Monotype 的盈黑字體就是基於這個理念而設計的。

這款新設計具備哪些從前的黑體所沒有的特質,使其能發揮作用? 其中宮更寬大,可以匹配較大 x 高度的西文字體——這一調整使得盈黑和 Neue Helvetica 等清晰實用的西文字體完美地匹配,並讓字體看起來現代而友好。 最重要的是,寬大的中宮(漢字的中心部分)增加了這款字體在螢幕和印刷品上的易讀性,每個漢字中的白空間更大,在標誌中表現更好,可以輕鬆克服 背光條件的影響。

瞬間易認性高

盈黑的字體設計十分注重易讀性,並進行了大量工作,使其為機車儀錶板和 GPS 系統的資訊顯示而優化。 對於我們的字體設計師而言,這是更嚴峻的任務——駕駛員需要快速而準確地識別出螢幕上顯示的文字,以便其將注意力放迴路況上,而不會分心。

任務很好地完成了——根據《中文字體設計、筆畫粗細、粗細對比對瞬間易認性的影響》一文(發佈於《Display》,共同作者蒙納和麻省理工學院Age 實驗室),與 本研究中測試的其他黑體和宋體字相比,使用盈黑字體的文字在短暫曝光下的閱讀更為準確。 例如,與宋體風格的字體「蒙納簡宋體」(測驗中易認性最差的字體)相比,辨識時間減少了33.0%;比「微軟雅黑」 常規體少了20.9%,比圓柱體 風格的字體「蒙納簡圓黑二」 少了19.0%。

易於匹配字體

盈黑還有更多值得喜愛的地方:全球品牌會發現它和流行的企業字體非常匹配,例如Neue Helvetica®、Neue Frutiger®、Avenir® Next、Univers® Next、Trade Gothic® Next 以及Neue Haas Unica™ 。

精心設計的字重系統

作為當代字體家族的必備項,盈黑家族具備五款粗細變體,足以應付大多數應用場合的需求,並建立有效的資訊層級。 平滑的字重過渡可以在各種媒介上實現最佳的顯示質量,從印刷文檔、背光標識,到出版物中膠印平版印刷和高分辨率的小屏幕設備。 字重的變體也使得這款字體與一系列不同的西文字體匹配更加容易。

準備就緒,立即投入工作

盈黑填平了市場上對於黑體的需求、以及中文字庫的需求之間的巨大溝壑。 如果有哪裡和前代黑體具有相似性,我們可以肯定它將在當今國際設計師的儲備中享受長久而幸福的生涯。

設計師
許大鵬
許大鵬於 1988 年加入蒙納香港公司,擔任字體設計師。 他目前是蒙納香港公司的首席字體設計師兼產品經理,負責各種字體設計和技術項目,包括在不同平台上壓縮字體、渲染提示和渲染控制。